锈港十日规则

锈港十日规则

水煮鱼a 著
  • 类别:短篇 状态:已完结 主角:林默陈枫老周 更新时间:2025-10-16 10:28

锈港十日规则这部小说的主角是 林默陈枫老周,锈港十日规则故事情节经典荡气回肠,主要讲的是】【5.深夜别去“锈铁公园”,那里的秋千自己会荡。如果听见孩子的笑声,数到十,闭眼往前走,别回头。】【6.每天必须吃一顿……

最新章节(锈港十日规则精选章节)

全部目录
  • 锈港市的雨,总是带着铁锈和咸湿的气息。林默站在“旧锚报社”编辑部的落地窗前,

    看着豆大的雨点砸在布满水渍的玻璃上,晕开一片片浑浊的痕迹。

    这座以造船业起家、如今只剩残垣断壁般工厂的沿海城市,像一口被遗忘的生锈铁钟,

    沉闷地嵌在东南沿海的褶皱里。他刚入职三天,

    主编丢给他一个选题——“锈港老建筑里的都市传说”,让他在一周内交稿。此刻,

    他正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些关于“鬼船坞”“活死人公寓”的陈词滥调发愁,

   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不是通讯软件的提示,而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,

    内容只有冰冷的几行字:【锈港封城十日。请遵守以下10条规则,十日满后方可离开。

    违反者,将永远留在锈港。】【1.你的住所“铁锚公寓”7楼以上的电梯,

    午夜12点后不要按。若不慎按下,务必在电梯到达前,数清走廊里的红色消防栓数量,

    少一个,就别出去。】【2.不要相信码头“老鬼”的任何话,

    尤其是他邀请你“看船”的时候。记住,锈港没有船了。】【3.旧锚报社的资料室,

    下午3点到5点是安全的,但永远别碰标着“1998·船难”的档案柜。

    】【4.遇到穿红色雨衣的人,无论对方是谁,立刻转身走。他不是在找你,就是在等你。

    】【5.深夜别去“锈铁公园”,那里的秋千自己会荡。如果听见孩子的笑声,数到十,

    闭眼往前走,别回头。】【6.每天必须吃一顿“海味面馆”的鱼丸汤,

    哪怕你觉得它腥得像腐烂的海藻。】【7.别试图调查“红雾造船厂”的旧址,

    更别靠近那扇涂着红漆的铁门。】【8.相信你的摄影师朋友陈枫,

    但永远别把后背留给档案馆的管理员老周。】【9.第十日清晨,务必赶到“老钟楼”下,

    等着钟声敲满十下再离开。早一秒,晚一秒,都不行。】【10.封城期间,

    锈港没有警察。别打电话,别求救,规则是你唯一的活路。】林默的心脏猛地一缩。

    他下意识地抬头,编辑部里空无一人——同事们都趁着雨天提前下班了。窗外的雨更大了,

    将整个锈港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里,那些废弃的工厂烟囱、歪斜的老建筑,

    都成了模糊的剪影。他不是唯一的“幸运儿”。十分钟后,陈枫的电话打了过来,

    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:“林默,你收到……那条短信了吗?”陈枫是土生土长的锈港人,

    以拍摄城市废墟闻名,也是林默在这座城市唯一的朋友。

    他说自己正在“锈铁公园”附近取材,看到短信后,想起小时候老人说的禁忌,

    差点把相机扔在地上。“还有老周,”陈枫顿了顿,“就是档案馆那个总爱盯着人看的老头,

    他刚才给我打电话,神神秘秘地说‘规则是真的,活下去’……”林默握着手机的手指泛白。

    他看向窗外那栋破旧的“铁锚公寓”,自己就住在8楼。

    午夜12点的电梯……他打了个寒噤。“我们得见面,”林默沉声道,“去海味面馆,现在。

    ”规则第六条:每天必须吃一顿海味面馆的鱼丸汤。

    ##第二章腥气的鱼丸与消失的人海味面馆藏在一条逼仄的老巷里,店面狭小,

    只有三张桌子。老板是个沉默的中年男人,脸上有道横贯的疤痕,

    正低头用竹勺搅着锅里乳白色的汤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鱼腥味,

    却又奇异地不让人反感。林默和陈枫赶到时,店里已经坐了一个人——老周,

    市档案馆的管理员,一个据说知道锈港所有秘密、也守着所有秘密的老人。

    他正慢条斯理地舀起一颗鱼丸送入口中,见两人进来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幽光。“坐。

    吃鱼丸汤。”老周的声音沙哑,像生锈的铁门轴。林默和陈枫对视一眼,依言坐下。

    老板默默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鱼丸汤,汤里的鱼丸雪白,散发着浓郁的鲜味,

    完全不像陈枫形容的“腐烂海藻味”。“规则是真的,”老周放下勺子,率先开口,

    “1998年,锈港发生过一场特大‘船难’,其实不是船难……是‘献祭’。

    ”他的声音压得很低,仿佛怕被什么东西听见:“当年红雾造船厂的老板,

    搞了个邪门的崇拜,把几百个工人当祭品,想让锈港永远‘繁荣’。事情闹大后,

    上面来人封了消息,把城市也半封锁了。从那以后,每十年,锈港就会‘封城’一次,

    用新的‘祭品’维持平衡……我们就是这一次的祭品。

    ”林默浑身冰凉:“那规则……”“是上一批‘幸存者’留下的。”老周指了指自己,

    “我是第十年前的‘幸存者’,但代价是永远留在锈港,当这个‘守门人’。

    ”陈枫猛地拍了下桌子:“那我们怎么办?就凭这十条破规则?”“信规则,才有活路。

    ”老周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,“现在是晚上8点,你们还有时间准备。林默,

    记住你的电梯规则;陈枫,你拍废墟可以,但别去红雾造船厂;还有……”他话没说完,

    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三人同时抬头,看到一个穿红色雨衣的人,

    正站在雨巷的尽头,背对着他们,一动不动。是规则第四条:穿红色雨衣的人。

    林默的心跳到了嗓子眼。他看到那红色雨衣的人似乎微微转了下头,帽檐下的阴影里,

   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。“别看!吃你的鱼丸!”老周厉声喝道。林默和陈枫慌忙低头,

    假装专注地吃着鱼丸。那脚步声停了,几秒钟后,又缓缓远去。直到确定红色雨衣的人消失,

    老周才松了口气:“记住,永远别对视。”吃完鱼丸汤,林默和陈枫回到铁锚公寓。

    电梯停在7楼,林默犹豫了一下,还是走了楼梯。8楼的走廊昏暗,声控灯坏了大半,

    只有几盏苟延残喘地闪着。他数了数红色消防栓——三个,完好无损。刚打开家门,

    手机又响了。是个陌生号码,接通后,里面传来一阵模糊的电流声,

    夹杂着若有若无的、类似小孩的笑声。是规则第五条:锈铁公园的秋千和孩子笑声。

    林默寒毛倒竖,猛地挂断电话,拔掉了手机电池。他靠在门上,看着这间简陋的出租屋,

    第一次对“活下去”产生了真切的恐惧。

    ##第三章电梯里的眼睛与码头的鬼接下来的几天,

    林默和陈枫、老周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同盟。他们每天在海味面馆碰头,交换信息,

    然后各自遵守规则行动。林默不敢再坐电梯,每天爬八楼,数消防栓成了他的日常仪式。

    他发现编辑部的资料室确实很奇怪,下午3点到5点,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

    尘埃在光柱里飞舞,有种诡异的安宁;但只要过了5点,资料室就会变得阴冷,

    那扇“1998·船难”的档案柜,仿佛有眼睛在里面盯着他。陈枫则遇到了更直接的危险。

    他不听劝告,偷偷去了红雾造船厂旧址附近拍照。回来时,脸色惨白,

    相机里的内存卡也坏了。他说自己看到那扇红漆铁门里,有影子在动,

    像无数只手在抓挠门板。而且,他总感觉有人在跟踪他,好几次回头,

    都看到一个模糊的红色身影。“是穿红雨衣的人……”陈枫抱着头,

    “他一直在跟着我……”老周叹了口气:“规则四,你们没遵守彻底。记住,

    不是‘遇到’才躲,是‘看到就跑’。”最让林默不安的,是电梯。

    他不止一次在深夜听到7楼以上的电梯运行声,叮咚作响,却从没人走出来。有一次,

    他壮着胆子趴在猫眼上看,竟看到电梯门缓缓打开,里面空无一人,但他清晰地感觉到,

    有一双眼睛,正透过猫眼,和他对视。他猛地后退,心脏狂跳。

    规则一的后半句:“少一个消防栓,就别出去。”他再次数了数走廊的消防栓——三个,

    还是三个。第五天,林默接到一个任务,

    去码头采访一个据说知道当年船难真相的老渔民“老鬼”。

    他瞬间想起规则二:“不要相信码头老鬼的任何话,尤其是他邀请你看船的时候。

    ”但主编催得紧,加上他也想试试规则的“弹性”,便瞒着陈枫和老周,独自去了码头。

    锈港的码头很萧条,只有几艘破旧的渔船停靠在岸边。老鬼是个干瘦的老头,

    皮肤被海风晒得黝黑,正坐在一块礁石上抽烟。看到林默,他咧嘴一笑,

    露出一口黄牙:“年轻人,来听故事?

    ”林默警惕地站在远处:“我想问问1998年的船难。”“船难?哪来的船难。

    ”老鬼吐了个烟圈,“当年啊,是船‘活’了……”他说着,突然指向远处的海面:“你看,

    那艘船,是不是很像当年的‘红雾号’?”林默下意识地看过去——海面上空荡荡的,

    什么都没有。“你被骗了。”老鬼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,“这里没有船了!没有船了!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