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间的野蔷薇

乡间的野蔷薇

清咸书生 著
  • 类别:短篇 状态:已完结 主角:朱珠朱方 更新时间:2025-10-14 16:51

《乡间的野蔷薇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短篇言情小说,由作家清咸书生倾情打造。故事主角朱珠朱方的命运与爱情、友情和复仇纠结在一起,引发了无尽的戏剧性和紧张感。本书以其惊人的情节转折和逼真的人物形象而脱颖而出。小叔在门外用他漏风的大嘴喊道:“叔,你别睡着了,等着我去捉老鳖,做汤给你喝,喝了汤病就好了。”说完转身就向外跑。……。

最新章节(乡间的野蔷薇第3章)

全部目录
  • 朱珠三岁那年,妈妈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。第二年,爸爸想再婚,相中的是城里领导家的女儿。

    朱珠非常粘着爸爸,作为父亲的他觉得女儿一点不肯体谅他的不易。他每次见着朱珠,就像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他痛失爱妻。

    在朱珠为数不多的记忆里的,城里那个阿姨是个顶顶漂亮的,况且娘家里条件非常不错,她提出唯一的条件是她不想做后妈。

    朱珠被爸爸送到了乡下奶奶家,奶奶有四个儿子,爸爸是奶奶的二儿子,不仅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,也是全村唯一的大学生。

    朱珠的大伯是家里不能说的禁忌,虽然朱珠很小,家里人有时候说话也并未避讳她。她的记忆力却非常好,从大家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言里,抽丝剥茧出了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。

    十年前,大伯因为煤矿坍塌,死在了矿井里,煤矿给了家里补了抚恤金两万块钱,大着肚子的大伯娘拿了两万块抚恤金改嫁了。

    爷爷为这个事情气的大病一场,病好后的身体日渐衰弱。朱珠四岁时候,回到乡下的日子过得并不适应,奶奶家里还有三叔朱方连、小姑朱芳菲、四叔朱方城和小叔朱方伦。

    严格来说,是堂小叔,他只比朱珠大三岁。因为他的嘴巴是天生带有唇腭裂的残疾,就是大家俗称“兔唇”。小叔有个奇怪的小名字,叫小轮子。是奶奶取的,奶奶希望他像轮子一样永远向前。

    在农村,奶奶是个稳婆,就是帮妇女接生的接生婆。小叔不是奶奶亲生儿子,却是奶奶养大的。

    小叔是大爷爷的遗腹子。因为大奶奶年纪太大,农村卫生院条件差,根本没有急救措施,大家眼睁睁看着生完小叔的大奶奶血流不止,却也毫无办法。

    那个时候农村没有什么交通工具,唯一出行的就是驴车。大奶奶还没有拉到镇卫生所,就半道上就断了气。

    因为小叔还未生时,大爷爷掉进河里淹死了,他一出生大奶奶又死了。在农村是刑克父母的孩子,没有人喜欢他,也没有人愿意养他,更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。

    大堂婶**花是一个非常泼辣的农村妇女,她婆婆生的小叔子比自己儿子还小,她是不愿意接受抚养小叔的。三个堂姑都出嫁了,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残疾的小叔,他就成了没有人抚养的孩子。

    朱珠爷爷和大爷爷两兄弟是村里的外来户,是小时候逃荒而来的。所以,在村里是外姓人,村里不可能帮抚养小叔。

    大堂婶**花一脸嫌弃地看着唇腭裂的小叔子,趁着天还未亮,没有人知道,她将小叔裹紧了抱着去了大爷爷的坟茔地。大堂婶**花毫无压力地扔下小叔就跑回了家。

    农村人思想守旧,说是怀孕的女人踩到兔血导致孩子的唇腭裂。还有的人说是得罪了神仙,所以小叔被家人给遗弃了。

    直到晚上,奶奶去看看小叔,发现小叔不在屋里,逼问大堂婶**花,她才支支吾吾地说了将小叔遗弃在坟茔地。

    奶奶和爷爷点着火把去了坟茔地找到被冻得一脸青紫的小叔。奶奶解开棉袄,小心翼翼地把小叔放进自己的怀里抱紧,带回了家。他就成了朱珠最小的小叔。

    小叔的嘴巴喂饭特别难,老会流出来,需要一个有足够耐心的人。奶奶不厌其烦地帮他喂米粥,好不容易将他拉扯长大。

    朱珠回来那年,小叔七岁了,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满村跑的孩子,小叔却一直很安静,他知道村里的孩子都不喜欢他,还喜欢打他。

    自从朱珠回来后,小叔终于有了玩伴,他时时和朱珠待在一起,他知道朱珠喜欢吃蛋,每天早上要吃一个炖蛋,要是没有炖蛋她什么饭都不肯吃,而且还会一直哭。

    爷爷奶奶很心疼朱珠这个没有娘的孩子,事事都依着她,养得有些骄纵。小叔为了哄朱珠,去了大堂婶**花家的鸡圈偷了鸡蛋,被大堂婶追着打。

    最后一次,可能大堂婶**花下手太重了,小叔被打的头破血流,人也晕死过去。后来,小叔醒来,他脑子似乎有点问题了,人看上去有点呆傻。小叔很多事情也记不得,他唯独只记得朱珠,从那时开始,小叔的智商永远停留在七岁。

    小叔谁的话都不听进去,就听朱珠的话,朱珠要吃果子,你就爬树去摘;朱珠要吃蛋,他就上树掏鸟窝;朱珠要吃鱼,就是冬天他一样下河捉鱼。

    小叔经常趴在地上给朱珠当马骑,每次他都把朱珠逗得咯咯咯地笑起来。只要朱珠笑了,小叔就会傻乎乎地笑。

    因为小叔脑子不大好,还有天生的唇腭裂。村里的孩子都喊他小傻瓜或丑八怪,还向他扔石头。他经常被村里孩子扔的石头砸得头破血流,但是他从不还手,还笑呵呵的回家了。

    每当村里的孩子打他,朱珠就冲了过去,将打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按着打一顿。每当对方孩子想还手打朱珠,小叔就将他们打倒在地。

    这导致了,每次朱珠放学回家,村里的各个婶娘就带着孩子来找奶奶说理。

    奶奶又是赔礼又是道歉,都说是朱珠被她宠坏了。可是朱珠每次回来,奶奶从不过问为什么朱珠打人。因为奶奶知道,朱珠不是喜欢乱打人的孩子。

    七岁的朱珠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,每天早上上学,小叔都把朱珠送到学校,他自己再独自回家,等中午放学再去接朱珠回家吃饭,下午再送去学校,晚上放学再去接回家。

    一年四季,他从不间断。若下雨、下雪了,他都是背着朱珠去上学,放学了,他又拿着伞在学校门口等着朱珠,他也喜欢背着朱珠回家去。

    朱珠的三叔在外面学做石匠,主要是给农村人建房子。朱珠八岁那年,三叔终于学有所成,带了一帮人帮自己家里建了四间大瓦房和三间小瓦房偏屋。西间瓦房还带一个平房,还连着一个连廊。

    西面的第一间偏屋是粮仓,小姑和朱珠朱在西面的第二间偏屋,四叔和小叔住在西面的第三间偏屋,爷爷奶奶住在东面两间大瓦房。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