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到的观众

迟到的观众

项云丹不会写 著
  • 类别:短篇 状态:已完结 主角:程皓林晓 更新时间:2025-10-10 17:00

《迟到的观众》是小编最近入坑的一部佳作,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分别为 程皓林晓,作者“项云丹不会写”是很多网友喜欢的大神级别作者,大大创作的内容值得细细品读:他们常常在图书馆并肩学习到深夜,然后手拉手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讨论着未来的种种可能。“毕业后,我们一起创业吧。”大三那年……

最新章节(迟到的观众精选章节)

全部目录
  • 迟到的观众林晓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邀请函上凸起的烫金文字。

    “星辰科技新产品发布会”——七年前,这曾是他们躺在大学操场草坪上,

    对着星空畅想的未来。发布会即将开始,会场灯光渐暗,

    只有舞台上的公司标志散发着柔和的蓝光。她下意识地转头望向入口处,

    随即又自嘲地笑了笑。七年了,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?“各位嘉宾,

    欢迎来到星辰科技新产品发布会。”主持人走上舞台,会场顿时安静下来,“今天,

    我们将向大家展示一款革命性的产品——‘心镜’智能心理辅助系统。”林晓深吸一口气,

    将思绪拉回现实。作为《科技前沿》杂志的特派记者,

    她需要专注记录这场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发布会。“让我们有请星辰科技创始人兼CEO,

    程皓!”掌声雷动中,一个身着深蓝色西装的身影走上舞台。

    林晓手中的笔突然停滞在空中——那张脸,尽管多了几分成熟和坚毅,

    却毫无疑问是七年前不辞而别的人。“谢谢大家。”程皓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,

    比记忆中低沉了许多,“今天我想先讲一个故事。”一、初遇与梦想2010年9月,

    大学开学日。林晓拖着两个大行李箱,在校园里迷了路。建筑设计系的楼在哪里?

    地图看得她头晕眼花。“需要帮忙吗?”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。她转身,

    看到一个穿着简单白T恤的男生,手里拿着一本《人工智能基础》。

    “我在找设计学院的报到点。”“正好顺路,我带你过去。

    ”男生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一个行李箱,“我叫程皓,计算机系大一新生。”“林晓,

    建筑系的。”她简短地回答,偷偷打量了这个突然出现的男生。不算特别英俊,但眼睛很亮,

    带着真诚的笑意。到达目的地后,程皓没有立刻离开:“对了,今晚学校天文社有观星活动,

    据说能看到火星冲日。有兴趣吗?”林晓愣了一下,

    随即笑了:“你这是在对一个刚认识十分钟的女生发出约会邀请吗?

    ”程皓的脸一下子红了:“不,不是,

    只是...我觉得新生应该多参加社团活动...”“晚上七点,在这里见。

    ”林晓笑着打断他,转身走向报到点,留下程皓站在原地,

    一时没反应过来自己刚刚是被拒绝还是接受了。那晚,他们并排躺在操场草坪上,

    通过天文望远镜轮流观察星空。“你知道吗,火星之所以呈红色,是因为表面覆盖着氧化铁,

    就像铁锈一样。”程皓调整着望远镜的角度,“但它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寒冷的沙漠。

    ”林晓侧头看他:“你对星空很了解啊。”“从小就很着迷。

    我觉得宇宙中蕴含着所有问题的答案,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提问的方式。

    ”他的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光,“我最大的梦想是开发一款能够理解人类情感的人工智能,

    让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。”“很宏大的梦想。”林晓轻声说,

    “我则想设计出能够与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建筑。不只是冷冰冰的混凝土结构,

    而是有温度、能讲述故事的空间。”“听起来我们的梦想很契合。”程皓转头看她,

    两人相视而笑。那一刻,夜空中的星星似乎特别明亮。大学四年,

    他们成了校园里令人羡慕的一对。程皓是计算机系的天才,

    大二就开始参与教授的人工智能项目;林晓则在建筑设计比赛中屡获奖项。

    他们常常在图书馆并肩学习到深夜,然后手拉手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讨论着未来的种种可能。

    “毕业后,我们一起创业吧。”大三那年夏天,程皓突然说,“你设计空间,

    我打造智能系统,创造真正懂得人类需求的环境。

    ”林晓眼睛亮了:“这个名字叫‘星辰’怎么样?就像我们第一次见面那样。

    ”“星辰...”程皓重复着,点点头,“星辰科技。很好听。”他们在星空下许下承诺,

    毕业后要共同创建一家改变世界的公司。然而,毕业前夕,一切突然变了。

    二、无声的告别2014年5月,毕业前两周。

    林晓兴奋地拿着她刚获得的建筑设计大奖证书,想给程皓一个惊喜。她跑到程皓的实验室,

    却看到他正与导师激烈地争论着什么。“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程皓!

    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!”教授的声音从半开的门里传出。

    “但我已经有其他计划了,教授。我和林晓说好要一起创业...”“创业随时可以,

    但这种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。想想吧,世界上最顶尖的AI研究团队,

    多少研究者梦寐以求的位置!”林晓屏住呼吸,悄悄退后几步,转身离开。她的心怦怦直跳,

    既希望程皓坚持他们的约定,又不想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。那天晚上,

    程皓只字未提MIT的事。林晓也没有问。她等着他主动开口,但他始终没有。

    接下来的一周,程皓变得越来越沉默。常常心不在焉,手机一响就紧张地查看。

    林晓感觉到有什么在变化,却害怕捅破那层窗户纸。毕业典礼前一天,

    林晓收到程皓的短信:“晓,今晚老地方见?我有重要的事要说。”她的心沉了下去。

    重要的事?是要坦白MIT的offer吗?还是...那晚,

    她在第一次看星星的操场等了整整三个小时。程皓没有出现。打他的电话,先是无人接听,

    后来变成了关机。第二天,毕业典礼上,程皓的座位空着。

    他的室友交给林晓一封信:“他凌晨走的,去机场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。

    ”信很短:晓:对不起,以这种方式告别。我收到了MIT的全奖offer,

    昨天是接收截止日期。我知道如果我告诉你,你会支持我去,

    但我不想让你为我牺牲我们的梦想。可是经过深思,我意识到这个机会对我太重要了。

    请原谅我的懦弱,不敢当面告别。你会找到比我更好的人,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。

    祝你幸福。皓林晓站在热闹的毕业典礼现场,却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。

    信纸从她指间滑落,随着微风飘远。那一刻,她告诉自己:无论未来如何,

    她都要实现他们的梦想,不需要程皓,也不需要任何人。三、各自前行七年过去了。

    林晓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建筑设计公司,但很快发现大公司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她的创造力。

    两年后,她毅然辞职,与大学好友陈薇一起创立了“晓薇设计工作室”。起步艰难,

    她们挤在三十平米的小办公室里,靠接一些小项目维持生计。最困难的时候,

    两人连续吃了三个月泡面,林晓甚至考虑过回老家找份安稳工作。但每当她想放弃,

    就会想起那个星空下的承诺。不是为了程皓,而是为了自己曾经相信的梦想。

    转机来自一个老旧社区改造项目。林晓提出了“记忆与未来交融”的设计理念,

    不仅保留社区的历史风貌,还融入了智能环保设计。这个项目获得了业内关注,

    工作室开始崭露头角。与此同时,林晓的感情生活却一直空白。她约会过几次,

    但总是不自觉地拿对方与程皓比较,然后发现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她对设计与科技结合的热情。

    “你还在等他吗?”有一次陈薇忍不住问。“不是等他,”林晓摇头,

    “只是在等一个能懂我的人。”程皓在MIT的表现出色,参与了多项前沿人工智能研究。

    毕业后,他加入硅谷一家科技公司,迅速晋升为首席工程师。表面上,

    他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:高薪、地位、前景光明的工作。但他内心始终空着一块。

    他关注着林晓的每一个动态,通过社交媒体看着她工作室的成长,既为她骄傲,

    又懊悔自己的选择。在硅谷的第四年,程皓的公司被科技巨头收购,他获得了一大笔资金。

   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留在公司享受高薪职位,他却毅然回国。“你要做什么?

    ”他在MIT的导师不解地问。“完成一个迟到了七年的承诺。”程皓回答。

    四、重逢“七年前,我因为一个机会离开了最重要的人。

    ”程皓在发布会舞台上的话将林晓从回忆中拉回,“我以为那是我唯一的机会,后来才发现,

    真正的机会是你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热爱。”他的目光扫过观众,

    似乎在寻找什么:“这些年来,我一直在思考,科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是更快的处理器?

    更智能的算法?还是...”程皓停顿了一下,

    声音变得更加柔和:“还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?今天我们要推出的‘心镜’系统,

   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。它不仅是人工智能,更是情感智能。”林晓低下头,快速记录着,

    避免与台上的人有眼神接触。她的心跳得厉害,七年积压的情感几乎要喷涌而出。

    产品演示环节,程皓展示了“心镜”系统如何通过微表情和语音分析,

   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。“最后,我想特别感谢一个人。”演示结束后,

    程皓突然说,“七年前,她告诉我建筑不只是冷冰冰的混凝土,

    而是有温度、能讲述故事的空间。这个理念一直影响着我,

    也是‘心镜’系统的核心——科技不应该冷冰冰,而应该有温度,有故事。

    ”林晓感到周围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投向自己。作为业内小有名气的建筑师,

    很多人都知道她的设计理念。发布会结束后,媒体记者围上前提问。林晓站在人群外围,

    犹豫着是否应该离开。“林记者?”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“有什么问题想提问吗?

    ”她转身,面对程皓。七年时光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,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。

    “很精彩的产品。”她职业化地微笑,“恭喜。”“能请你喝杯咖啡吗?

    ”程皓直直地看着她,“就当是...老同学叙旧。”林晓想拒绝,

    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:“好啊。”在发布会场旁的咖啡厅里,两人相对无言片刻。

    “我看到你工作室的作品,很棒。”程皓终于开口,“那个‘记忆社区’项目,

    完美体现了你当年的理念。”“而你终于实现了人工智能理解人类情感的梦想。

    ”林晓搅拌着咖啡,“为什么是现在?为什么回国?”程皓深吸一口气:“因为这些年来,

    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。我得到了科研机会,

    却失去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灵感源泉。”他抬起头,“我创立星辰科技,

    就是为了完成我们当年的约定。”林晓的心猛地一跳,

    但脸上保持平静:“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,程皓。人都会变。”“有的东西不会变。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