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整版短篇言情小说《夫人总在炸街,尚书总在自闭》,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,可见作品质量优质,主角是谢容景沈千月,也是作者派大星我们去抓水母叭所写的,故事梗概:但此刻,他竟然觉得这声音……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。也许,这场皇帝钦点的婚事,并不全是灾难。谢容景……
京城皆知,尚书谢容景见人如避箭,皇帝一纸赐婚却让他娶了社交**沈千月。
从此尚书府鸡飞狗跳:闺秀撸袖划拳,太师屋顶蹦迪,社恐尚书缩在书房抖如筛糠。
直到某日宫宴,他竟当众握住她的手:“夫人,踩我脚上跳可好?
”——满朝哗然:这哪是社恐?分明是宠妻狂魔!
京城有两大奇观:一是朱雀街的百年老槐树开花,二是尚书谢容景出门没躲着人走。而今,
第三大奇观横空出世——谢容景娶了沈千月。这消息传出时,京城赌坊开了盘口,
赌这桩婚事撑不过三月。毕竟谁不知道,谢尚书是个见生人就头晕、闻喧哗就手颤的主儿,
而沈家千金……嘿,那可是能在大街上拉着卖菜大娘聊半个时辰,
顺便帮人把一车菜卖光的奇女子。第一章:社恐尚书的灾难婚礼大红喜烛噼啪作响,
映得满室喜庆红光。谢容景僵坐在婚床边,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织金锦被上的鸳鸯图案。
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过快的心跳声,
以及前院隐约传来的喧闹笑谈——那些都是他不熟悉的声音,陌生得让他头皮发麻。
盖头下的新妇似乎也耐不住寂寞,突然自掀红纱,露出一张明媚灵动的脸。杏眼亮得骇人,
直直望进他躲闪的眸中。“夫君!”她声音清亮,吓得谢容景往后缩了半寸,
“听说你书房有前朝孤本?明日我能呼朋引伴来瞅瞅不?”谢容景只觉得喉咙发紧,
指尖冰凉。他试图张口,却只发出一个气音:“……不。”这微弱的拒绝被她全然忽略。
沈千月凑近了些,身上淡淡的果香扑面而来,不像寻常闺秀爱的熏香,
倒像是刚摘下的新鲜果子,甜而不腻。“我都打听好啦!”她扳着手指如数家珍,
“你收藏了《山河舆图》的真迹,还有失传的《墨禅笔记》!放心,我叫来的都是懂行的,
绝不乱碰!就翰林院的周学士、太学院的几位博士,
还有藏书阁的李老先生……”谢容景眼前已经开始发黑。
他几乎能想象明日书房里的场景:一群陌生人挤在他精心布置的空间里,
杂的议论声、翻动书页的沙沙声、或许还有人不小心碰倒他的青玉笔架——那是他恩师所赠,
平日连他自己都轻拿轻放。“我、我明日……”他艰难地组织语言,想找个合适的借口推脱。
谁知沈千月突然一拍大腿:“哎呀!忘了你还病着!那后日也行!
”谢容景:“……”他什么时候病了?然而新夫人已经自顾自地安排起来:“那就后日未时!
我让他们带上自己收藏的珍本,咱们来个以书会友!”她说着突然压低声音,
神秘兮兮地凑得更近,“听说周学士藏有《南山集》的残卷,
我一直想见识呢……”谢容景彻底放弃了挣扎。次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
谢容景果然“病”了。他缩在锦被里,连脑袋都蒙得严严实实,
试图隔绝门外丫鬟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。“夫人一早就去厨房盯着熬药了呢!
”“真是恩爱啊,新婚第二日就亲自侍疾……”“听说大人是旧疾复发,
见风就头晕呢……”谢容景在心里默默反驳:不是见风头晕,
是见人头晕……他正精密盘算着如何装病躲过晨省,甚至构思了几个症状描述,
房门突然“砰”的一声被踹开。刺眼的晨光中,沈千月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,
身后跟着一长串伸脖围观的丫鬟婆子。她今日穿了件石榴红的裙衫,衬得脸色越发娇艳,
行动间带起一阵风,刮得谢容景下意识往被窝里又缩了缩。“诸位瞧好了!”她声音洪亮,
仿佛在宣布什么重大事项,“我家大人喝药姿势都如此风雅!”在众目睽睽之下,
谢容景硬着头皮从被窝里探出半个身子。他手指微颤地接过药碗,
那浓黑的药汁散发着难以形容的苦味,熏得他胃里翻江倒海。他正要勉强喝下,
却听沈千月又道:“大人慢些喝!这药可是我亲手熬的,加了黄连三钱,苦参二两,
专治大人的'见人头晕症'!”谢容景一口药汁喷湿了枕边的《论语》。
“咳咳咳……”他被呛得眼泪都快出来了,却见沈千月突然俯身,掏出绣帕替他擦拭嘴角。
那帕子上绣着歪歪扭扭的鸭子,看来是出自她本人的手艺。在丫鬟们的偷笑声中,
她凑到他耳边,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:“夫君装病也不提前串供,
害得我差点圆不过来。”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,谢容景的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。
他僵在原地,连咳嗽都忘了。沈千月直起身,又恢复了那副欢快模样,
对围观的众人挥手:“好啦好啦,大人要静养,都散了吧!”人群依依不舍地散去,
她最后一个离开,关门时突然回头,朝他眨了眨眼:“对了,我让厨房做了蜂蜜枇杷膏,
待会儿送来。那药……确实苦了些,我尝过的。”门被轻轻合上,谢容景愣愣地坐在床上,
嘴里还残留着可怕的苦味,心里却泛起一丝奇异的甜。他低头看向被药汁污损的《论语》,
忽然发现书页间不知何时被夹了一枚精致的书签,上面画着个笑脸,
旁边有一行小字:“病好了带你看《南山集》真迹~”谢容景盯着那笑脸看了许久,
缓缓地、极轻地扬起了嘴角。窗外,晨曦正好。
前院隐约传来沈千月指挥下人打扫庭院的清脆嗓音,若是往常,他定会觉得烦躁不安。
但此刻,他竟然觉得这声音……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。也许,这场皇帝钦点的婚事,
并不全是灾难。谢容景想着,将那个笑脸书签小心地收进了枕下的暗格中。
第二章:社交**的进攻自那日“装病事件”后,
谢容景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尚书府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清静得能听见竹叶落地的宅邸,
而是成了京中最新潮的“联谊胜地”。先是沈千月组织了“尚书府蹴鞠联谊大会”。
请帖撒得满京城都是,上面还用朱笔大字写着:“谢尚书亲自擂鼓助威!
”天知道那天谢容景只是被迫站在场边,手里被塞了鼓槌。
沈千月在他耳边叽叽喳喳:“夫君随便敲两下就行!主要是气势!气势!
”结果他手抖得厉害,敲出的鼓点稀碎如同撒豆。
偏偏场上的公子哥们以为这是什么特殊节奏,跑得七歪八扭,
把谢容景精心打理了三年的草坪踩得坑坑洼洼。更可怕的是,沈千月居然在场边支了个摊子,
卖起了“谢尚书同款香囊”,说是里面装了提神醒脑的药材,
实际上就是她随便揪了花园里的薄荷和艾草。“买三个送一个!还能得到尚书大人亲笔签名!
”她举着香囊吆喝。谢容景躲在树后,看着那群人蜂拥而至,
差点昏厥过去——他什么时候答应要签名了?!果然,傍晚时分,
沈千月抱着一摞香囊溜进书房,笑嘻嘻地放在他桌上:“夫君,帮个忙呗?
就签几十个……”谢容景看着那堆得像小山的香囊,手指都在发抖。最后他还是签了,
在沈千月亮晶晶的眼神攻势下,签了整整一百三十八个香囊。
手腕酸得当晚吃饭都拿不稳筷子。而这仅仅是个开始。没过几日,
沈千月又搞出了“后院烧烤诗会”。美其名曰“雅俗共赏”,实则烟熏火燎,
一群文人墨客边啃鸡翅边作诗,差点烧着了谢容景珍爱的湘妃竹林。他最宝贝的那几竿竹子,
被烤得半边焦黑。谢容景心疼得半夜睡不着,偷偷爬起来给竹子浇水敷药,
却被起夜的沈千月抓个正着。“夫君在干嘛?”她提着灯笼凑近。
谢容景吓得把药瓶藏到身后,结结巴巴道:“赏、赏月……”沈千月抬头看看乌云密布的天,
噗嗤笑了:“夫君撒谎的样子真可爱。”她非但没愧疚,反而兴致勃勃地拉他坐下,
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两个烤红薯:“特意给你留的,埋在炭火里煨熟的,可甜了!
”于是深更半夜,尚书大人和夫人偷偷坐在石阶上啃烤红薯。谢容景小心地剥开焦黑的外皮,
露出金黄的瓤,热气腾腾的甜香扑鼻而来。他偷偷瞟了眼身旁的沈千月,她吃得腮帮子鼓鼓,
像只偷食的小松鼠。一点糖渍沾在她唇角,谢容景的手指动了动,最终没好意思伸手去擦。
“其实那竹子没事,”她突然含糊不清地说,“我问过花匠了,说烤一烤还能防虫呢!
”谢容景:“……”还有这种说法?最离谱的是重阳节那日。
沈千月不知怎么说服了八十岁的老太师,居然爬上尚书府的屋顶对月蹦迪。
那日谢容景从衙门回来,远远就看见自家屋顶上有个手舞足蹈的身影。定睛一看,
魂飞魄散——那不是三朝元老、太子太师、年高德劭的刘老太师吗?!
老人家在屋顶上蹦跶得欢实,下面一群人在叫好。沈千月居然还在院中架了面大鼓,
亲自擂鼓助兴。“夫人!快让太师下来!”谢容景急得声音都变调了。沈千月扭头看到他,
眼睛一亮:“夫君回来得正好!太师说要在屋顶上作诗,你快去取纸笔记录下来!
”谢容景眼前一黑。那晚的结果是,太师扭了腰,谢容景被迫在太医赶来前爬上屋顶救驾。
下来时腿软得站不稳,被沈千月一把扶住。“夫君真勇敢!”她笑嘻嘻地往他嘴里塞了块糖,
“压压惊。”甜味在口中化开,谢容景看着忙乱的人群,突然觉得……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。
然而第二日,谢容景缩在书房角落,听着前厅震天的喧哗,指尖发白地攥紧书卷。
“大人——”管家颤巍巍敲门,“夫人她、她又把百花宴搬进咱家院子了,
现在全京城的闺秀都在池塘边撸袖子划拳…”他眼前一黑。那日他被迫出席,
看见一群穿着华丽的闺秀们撸起袖子,露出白生生的胳膊,正在池塘边比赛划拳。
胜者得意洋洋,败者被画一脸墨汁,场面混乱得令人发指。而他的夫人——沈千月,
正站在石桌上当裁判,嗓门比街口的卖货郎还大:“王**胜!李**快认罚!
”谢容景悄悄后退,想从廊下溜走,却被眼尖的沈千月逮个正着:“夫君来得正好!
快来给胜者颁奖!”于是,在众目睽睽之下,社恐尚书被迫给每位胜者发放一朵绢花,
手指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。好容易熬到宴会散场,谢容景逃回书房,却见沈千月跟了进来,
手里捧着个锦盒。“今日辛苦夫君啦!”她打开盒子,里面是各式精致的点心,
“我特意留的,没让别人碰过。”谢容景看着那些点心,忽然想起白日里她虽然闹得欢,
却每次都及时地把试图靠近他的人隔开,替他挡去了不少寒暄应酬。
他迟疑地拈起一块荷花酥,小声问:“明日……可还有什么宴会?
”沈千月眨眨眼:“夫君是想有还是想没有?”谢容景噎住了,耳根慢慢泛红。“逗你的!
”她笑嘻嘻地摆手,“明日消停啦!咱们就在家待着,我下厨给你做好吃的!
”谢容景悄悄松了口气,却又隐隐觉得……好像有那么点小失落?夜深人静时,他躺在床上,
听见隔壁房间传来沈千月哼小调的声音。不知是什么民间曲调,欢快又活泼,听着听着,
他竟然觉得比寂静无声要好。也许,习惯真的是件可怕的事情。谢容景想着,
在不成调的小曲中缓缓入睡,嘴角无意识地弯着。第三章:宫宴惊魂中秋将至,
尚书府的气氛却比往年紧张十倍。谢容景提前三日就开始坐立不安。每日下朝回来,
就躲在书房里对着一堆官服发愁——绛紫的太扎眼,深蓝的太肃穆,墨黑的又怕犯了忌讳。
最后他抱着一堆衣服,罕见地蹭到正在院子里捣鼓月饼模具的沈千月身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