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没的英雄

隐没的英雄

淮右安在 著

《隐没的英雄》是一部让人陷入沉思的短篇言情小说,由作家淮右安在创作。故事主角秀妍志雄金大英的命运与爱情、友情和家庭纠结在一起,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和世界观。小说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精心构建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。一周后,崔胜宇已经能够下床行走了。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秀妍面前,深深地鞠了一躬:“秀妍姐,谢谢你救了我。”……。

最新章节(隐没的英雄第3章)

全部目录
  • (1)胜利的曙光

   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,训练营的无线电接收器里传出嘶哑而激动的声音,穿透了静电干扰,如同上帝之音般降临在这个偏远的山林营地:

    “...日本天皇已发布终战诏书...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...无条件投降...”

    刹那间,时间仿佛凝固了。

    金秀妍正在教郑民基认字,手中的粉笔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摔成两截。五岁的民基抬起头,不解地看着突然僵住的秀妍姐。

    训练场上,正在指导朴志雄擒拿技巧的李教官突然停下动作,侧耳倾听。志雄趁机一个翻身将教官压在身下,却发现对方毫无反抗之意,只是怔怔地望着广播方向。

    密码室内,李康哲刚刚破译出一份日军密电,正兴奋地拿起电文准备汇报,却被广播内容惊得呆立当场。密码本从手中滑落,纸页散落一地。

    瞭望塔上,担任警戒任务的崔胜宇猛地转过身,几乎从塔上跌落。他揉了揉耳朵,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。

    然后是死一般的寂静。

    接着,如同堤坝决口,欢呼声猛然爆发,瞬间淹没了整个营地。

    “我们赢了!赢了!”“日本投降了!战争结束了!”“祖国光复了!”

    人们从各个木屋中涌出,相拥而泣,欢呼雀跃。有人跪地祈祷,有人将帽子抛向天空,有人拿出珍藏已久的米酒与众人分享。五年了,整整五年的隐忍、训练、牺牲,终于迎来了这一天。

    金秀妍抱起郑民基,激动地转着圈:“结束了,民基,战争结束了!”孩子虽然不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,但被欢乐气氛感染,咯咯笑个不停。

    朴志雄飞奔过来,一把抱住秀妍和民基:“我们做到了!秀妍姐,我们真的做到了!”这个平日里坚毅冷静的少年,此刻泪流满面。

    李康哲和崔胜宇也跑过来,五个孩子紧紧拥抱在一起,又哭又笑。他们失去了童年,失去了家人,但这一刻,所有的牺牲似乎都有了意义。

    金大英站在办公室门口,望着欢庆的人群,脸上浮现出罕见的微笑。但细心的秀妍注意到,那笑容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。

    夜幕降临,营地中央燃起篝火,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庆祝晚会。珍藏的食物和美酒被拿出来,战士们轮流表演节目,讲述战斗故事,唱起故乡的歌谣。

    金秀妍被推到场中央,她清了清嗓子,唱起一首朝鲜民谣《阿里郎》。清澈的嗓音在夜空中回荡,许多战士听得泪流满面——这是他们记忆中的故乡之音,是失去的童年,是再也回不去的家园。

    朴志雄表演了一套精湛的格斗术,李康哲展示了惊人的记忆力——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两百位,崔胜宇则表演了观察力游戏,能准确说出在场每个人的衣着细节。最后,五岁的郑民基被推上前,用稚嫩的嗓音分别用日语、汉语和朝鲜语向大家问好,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。

    欢庆持续到深夜,但当篝火渐熄,人们陆续回到营房后,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开始弥漫。战争结束了,然后呢?他们该何去何从?

    (2)十字路口

    次日清晨,金大英召集全体人员开会。

    “战争结束了,但我们的使命还没有完成。”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,“日本虽然投降了,但朝鲜半岛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。”

    他走到大幅东亚地图前,指着半岛区域:“根据最新情报,盟军计划以北纬38度线为界,美军在南部接受日军投降,苏军在北部接受投降。这意味着...”

    “国家要分裂了?”李康哲敏锐地接话道。

    金大英沉重地点头:“临时**正在积极活动,希望能够在盟军支持下回国执政,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国家。但美国和苏联各有打算,前途未卜。”

    会场一片寂静,胜利的喜悦被现实的冷水浇灭。

    “我们该怎么办?”有人问道。

    金大英深吸一口气:“临时**指示,所有海外独立运动人员做好回国准备。但同时...”他顿了顿,“也需要有人留在当地,继续搜集情报,观察局势发展。”

    会议结束后,营地里的气氛明显变得复杂起来。战士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讨论着未来的去向。

    金秀妍注意到,营地无形中分成了几个派别:一部分人急切地想立即返回朝鲜半岛,参与建国大业;另一部分人则对政治感到厌倦,想留下开始新生活;还有人犹豫不决,观望局势发展。

    那天晚上,五个孩子聚在秀妍的木屋里,进行了第一次关于未来的严肃讨论。

    “我当然要回国!”朴志雄毫不犹豫地说,“我们要参与建设新国家,这才是我们训练的最终目的。”

    李康哲推了推眼镜:“从战略角度看,半岛局势复杂,美苏对峙可能引发新冲突。我们需要有人回国在其中发挥作用。”

    崔胜宇小声说:“我想回家...如果还有家的话。”他已经几乎记不起家乡的模样了。

    只有郑民基无忧无虑地玩着木雕玩具,他生于中国,长于营地,对“祖国”几乎没有概念。

   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金秀妍。

    “秀妍姐,你会跟我们回国吧?”朴志雄期待地问。

    金秀妍沉默良久。她想起五年前那个雨夜,想起母亲最后的面容,想起这些年在中国的点点滴滴。虽然她是朝鲜族,但中国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,是她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庇护所。

    “我...”她艰难地开口,“我想留下来。”

    四个男孩都愣住了。

    “为什么?”朴志雄几乎是喊出来的,“我们是一个团队啊!不是说好永远在一起吗?”

    金秀妍眼中含泪:“志雄,中国是我的家。我母亲葬在这里,我的人生在这里。而且...”她顿了顿,“半岛局势不明朗,万一...万一真的分裂了,我们至少有人留在相对稳定的中国,也许将来能成为大家的退路。”

    这个理由说服了大家,尤其是最理智的李康哲:“秀妍姐说得对。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我们在半岛内部活动,秀妍姐留在外部策应,这样更安全。”

    但那晚,金秀妍独自一人走出营房,望着满天星斗,心中充满迷茫。她真的只是出于战略考虑吗?还是害怕回到那个已经陌生的“祖国”?抑或是对未知的未来感到恐惧?

    (3)分道扬镳

    接下来的几个月,局势迅速发展,印证了金大英的预测。

    一九四五年九月八日,美军在仁川登陆,占领朝鲜半岛南部;苏军则早已控制北部。以北纬38度线为界,半岛被一分为二。

    临时**领导人金九等人回国,但却面临美军的冷遇和苏联的排斥。原来承诺的执政机会化为泡影,反而被新兴的政治势力边缘化。

    营地内,分歧也越来越明显。一部分人倾向北方,认为社会主义才是朝鲜的未来;另一部分人支持南方的临时**;还有少数人决定留在中國,加入即将爆发的国共内战。

    金大英再次召集五个孩子:“形势比预期的还要复杂。临时**已经名存实亡,金九先生虽然受到民众欢迎,但被美军**刻意边缘化。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了。”

    他严肃地看着每个人:“北方还是南方?回国还是留下?这是决定你们一生的选择。”

    朴志雄毫不犹豫:“我跟随教官!您去哪我就去哪!”李康哲思考片刻:“从情报分析看,南方在美国支持下可能会发展得更好。我选择去南方。”崔胜宇小声说:“我也去南方。”郑民基自然跟随大部队行动。

   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金秀妍。

    “我决定留下。”她平静但坚定地说,“以中国延边的身份定居下来。”

    金大英深深地看着她:“秀妍,你想清楚了吗?这一别,可能就是永别。”

    金秀妍强忍泪水:“我想清楚了。中国需要建设,朝鲜族在这里也能为国家做贡献。而且...”她看着四个弟弟,“无论你们在哪里,遇到什么困难,记得在中国还有一个姐姐,一个永远的家。”

    离别之日终于到来。

    一九四六年初春,营地开始大规模撤离。北上的队伍先行离开,然后是南下的队伍准备启程。

    金秀妍帮弟弟们收拾行装,像母亲一样叮嘱每一个细节:“志雄,你脾气急,遇事要三思而后行;康哲,你太专注于工作,记得按时吃饭;胜宇,你要自信一点,你已经很优秀了;民基...”她抱起已经六岁的孩子,泪如雨下,“要听哥哥们的话,好好长大。”

    郑民基似乎终于意识到即将发生的离别,紧紧抱住秀妍的脖子:“秀妍姐不走吗?民基要秀妍姐一起走!”

    金秀妍心如刀割,但依然强忍悲痛:“秀妍姐就在这里等你们,等你们回来看我。”

    金大英走过来,递给秀妍一个信封:“这是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关系网,也许将来对你有用。保重,秀妍。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。”

    “教官...”秀妍哽咽难言,“请照顾好他们。”“以生命起誓。”金大英郑重承诺。

    三辆军用卡车停在营地门口,引擎轰鸣,

    金大英看了看怀表,沉声道:“该出发了。”

    队员们陆续登上卡车,卡车引擎轰鸣,缓缓启动。秀妍站在营地门口,望着逐渐远去的车辆,泪水模糊了视线。

    郑民基的小脸贴在车后窗上,哭得通红,小手不停地拍打着玻璃。

    秀妍追了几步,但卡车越来越远,最终消失在山路拐角处。

    空旷的营地门口,只剩下金秀妍孤零零的身影。清晨的雾气弥漫开来,将她的身影笼罩其中,如同置身梦境。那一刻,金秀妍感到心中某一部分随着卡车远去了。五年来,他们相依为命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。如今,战争结束了,他们却不得不天各一方。

    她站在原地许久,直到夜幕降临,寒风乍起。

    回到空荡荡的木屋,金秀妍发现桌上留着一封信和一个小包裹。信是四个男孩合写的,字迹各不相同:

    “亲爱的秀妍姐:我们走了,但心永远与你在一起。这个包裹里是我们每个人的信物:志雄的匕首、康哲的密码本、胜宇的观察日记、民基的第一颗乳牙。请保留它们,就像我们还在你身边。我们发誓,无论身在何方,都会努力活下去,让秀妍姐为我们骄傲。等国家统一那一天,我们一定会重逢!永远爱你的弟弟们”

    金秀妍捧着这些信物,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。

    战争结束了,但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朝鲜半岛分裂已成定局,国际形势波谲云诡。而她,金秀妍,将独自一人留在中國,开始新的生活。

    但她不知道的是,这一别,竟是漫长数十年的分离。半岛的分裂将持续远比想象中更久,而他们每个人的命运,都将被卷入历史的洪流,走向意想不到的方向。

    窗外,一轮新月升起,清冷的光辉洒在山林之间,仿佛为这个离别的夜晚披上了一层银纱。

    金秀妍擦干眼泪,将信物仔细收好。她走到镜前,看着镜中的自己——不再是十六岁的懵懂少女,而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二十一岁青年。

    “我会活下去,”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说,“不仅为自己,也为他们。总有一天,我们会重逢。”

   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个人的誓言在时代大潮面前显得如此渺小。金秀妍不会想到,下一次见到弟弟们时,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;她更不会想到,他们的命运会比战争年代更加曲折坎坷。

    夜幕低垂,万籁俱寂,只有远方的风声中,似乎还回荡着离别时的哭泣和承诺。

手机上阅读

请扫二维码

同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