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符求生录第3章

小说:乾符求生录 作者:爱吃山鸡的火炮 更新时间:2025-10-13

第三集:黄郎到访,步步为营

铜钱落地的脆响在寂静的花园里格外清晰,林砚盯着那枚滚到青砖缝里的铜钱,指尖冰凉。他强迫自己深呼吸——现在不是慌的时候,黄巢此时还未起义,只是个屡次落第的秀才,若能妥善应对,或许不是危机,反而能摸清些底细。

“青黛,”林砚站起身,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稳,“请那位黄公子到前厅奉茶,我换件衣裳就来。”他必须尽快整理思绪,用原主的身份应对,绝不能露出破绽。

青黛虽察觉郎君神色异样,却也乖巧应下,转身去安排。林砚快步走回卧房,手指颤抖着解开锦缎长袍的玉带——他穿越前见过黄巢的画像,满脸刚毅,眼神里藏着桀骜,可现在要见的,是尚未经历战火打磨的“黄公子”,他该用什么姿态面对?

换上一件素色圆领袍,林砚对着铜镜反复调整表情,直到看不出丝毫慌乱,才迈步走向前厅。远远便听见前厅传来低沉的说话声,他深吸一口气,掀开门帘走了进去。

厅中坐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男子,约莫三十多岁,面容清瘦,颔下留着短须,正端着茶盏打量厅里的字画。听见脚步声,男子转过身,目光落在林砚身上,带着几分审视,却也起身拱手:“林兄,多日不见,近来可好?”

林砚心头一紧——这就是黄巢?比他想象中更显文雅,只是那双眼睛,即便带着笑意,也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利。他连忙模仿原主的做派,拱手回礼:“黄兄客气了,前些日子偶感风寒,倒让黄兄挂心了。快请坐。”

两人分主宾坐下,丫鬟奉上新沏的雨前龙井,退了出去。前厅里一时安静下来,林砚端着茶盏,指尖摩挲着杯沿,大脑飞速运转——原主记忆里,与黄巢只是在几次文人宴会上见过,算不上深交,可他既知后续乱世,总该说些什么,却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秘密。

“林兄近来似乎少见出门,”黄巢先开了口,目光扫过林砚,“前日路过林兄的绸缎庄,见伙计们忙着清点货物,莫非是有什么打算?”

林砚心里“咯噔”一下——黄巢竟注意到了铺子的动静?他放下茶盏,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,语气带着几分无奈:“黄兄眼尖。实不相瞒,近来走街串巷时,总见流民增多,街角常有饿殍,我这心里不安,想清点些货物,换些粮食存着,也算求个安稳。”他没提变卖产业,只说囤粮,既符合“钱袋子”的身份,也暗合时局动荡的现状。

黄巢闻言,眼神亮了亮,身体微微前倾:“林兄倒是清醒。如今朝廷赋税日重,官吏贪腐,百姓早已活不下去,长安城里朱门酒肉臭,城外路有冻死骨,这样的世道,岂是囤些粮食就能安稳的?”

林砚垂下眼帘,掩去眸中的复杂——他比谁都清楚这世道的结局,却只能装出“商人视角”的局限:“黄兄所言极是。我虽也见着民间疾苦,可我终究只是个商贾,手里有几个钱,却无兵无权,顶多能捐些粮食赈济流民,真要改变什么,却是力不从心。这乱世,我也只能壁上观,只求别殃及自身罢了。”

这话半真半假,既说出了“钱袋子”的无奈,也悄悄观察着黄巢的反应。果然,黄巢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,指节泛白:“壁上观?若战火真烧到长安,林兄以为,仅凭商贾身份,能独善其身吗?”

林砚抬眼,迎上黄巢的目光,语气诚恳了几分:“黄兄,我知道你心怀天下,看不惯这乱世疾苦。可你想过没有,如今百姓虽怨朝廷,却仍认李唐皇室的名头。自太宗皇帝开国以来,百余年基业,民心虽散,却未完全背离。若真要做些大事,怕是还得借皇室之名,才能收拢民心,让天下有太平的可能。否则,各方势力混战,受苦的终究是百姓,这乱世,也不知要到何时才能结束。”

他刻意放缓语速,每一句话都经过斟酌——既点出“借皇室名头”的关键,又不暴露自己知晓未来的秘密,只装作是商人基于“民心向背”的判断。

黄巢愣住了,端着茶盏的动作僵在半空。他显然没料到,一个素来只知享乐的商贾,竟能说出这样的话。他沉默片刻,眼神里的锐利渐渐淡去,多了几分沉思:“借皇室之名……林兄倒是看得通透。只是,这李唐皇室,还值得托付吗?”

“值不值得,不在于皇室本身,而在于掌事之人能否让百姓过上好日子。”林砚避开正面回答,只轻轻叹了口气,“我只是个商人,不懂什么家国大义,只知道百姓要的是安稳,谁能给他们安稳,他们就认谁。黄兄是有大才之人,日后若真有机会,还望多为百姓想想。”

话说到这里,再深便会露馅。林砚适时转移话题:“不说这些沉重的了。黄兄今日前来,想必是有要事吧?”

黄巢回过神,压下心头的思绪,拱手道:“实不相瞒,此次前来,是想向林兄借些盘缠。我打算前往曹州探望亲友,只是近来手头拮据,想起林兄素来慷慨,便斗胆开口。”

林砚心里一松,连忙点头:“黄兄客气,些许盘缠罢了。青黛,去账房取五十贯钱来。”他故意多给些,既是拉拢,也是试探。

黄巢接过钱袋,掂量了一下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随即拱手道谢:“林兄果然仗义,这份恩情,黄巢记下了。今日听林兄一番话,受益匪浅,改日定当再来与林兄细说。”

送走黄巢,林砚站在府门前,看着那道青布长衫的身影消失在街道拐角,才长长舒了口气。他摸了**口,心跳得飞快——刚才那番话,既提醒了黄巢,也为自己留了余地,只是不知,这番话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。

“郎君,黄公子走了,您怎么站在这里吹风?”青黛端着一件披风走过来,披在林砚肩上。

林砚回头看着青黛,轻声道:“没什么,只是觉得,这长安的天,怕是要变了。”

他转身回府,脚步比来时更显沉重——提醒归提醒,乱世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,他的准备,必须加快速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