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爷,替身是心尖月光精选章节

小说:王爷,替身是心尖月光 作者:念云归何处 更新时间:2025-10-11

第1章:红烛空燃红烛噼啪作响,炸开一朵昏黄的灯花。流苏帐幔低垂,鸳鸯锦被铺陈,

满室奢华却透着一股难以驱散的冷清,仿佛这喜气只是浮于表面的一层薄纱,一戳即破。

苏晚端坐在床沿,嫁衣如火,赤金凤冠沉重地压着她纤细的脖颈,酸涩感早已蔓延至肩背。

可比起这物理上的沉重,自那柄冰冷的玉如意敷衍地挑开她的鸳鸯盖头后,

便不断下坠、直至冰凉的心,才是真正的枷锁。她抬眼,望向她的新婚夫君——靖王萧衍。

男人眉目如刻,鼻梁高挺,薄唇紧抿,烛光在他俊美无俦的侧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,

无疑是极好看的。可他看她的眼神,平静无波,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冷冽,

像是在评估一件不合心意、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物品。

她那颗因世俗礼教和少女怀春而暗自期许的心,瞬间被这眼神冻结成冰。

“王爷…”她喉间干涩,几乎是凭着本能轻声唤道,试图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里抓住点什么。

萧衍却已移开目光,仿佛多看她一眼都是浪费。“今日乏了,早些安置。

”他的声音平淡无波,没有半分新婚之夜该有的温存与喜悦,甚至没有一丝情绪起伏,

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。这话刚落,新房外陡然传来一阵压抑的骚动!脚步声凌乱,

窃窃私语声像是烧开的水,骤然沸腾起来。隐约间,

一个名字清晰地、反复地传来——“沈姑娘…沈姑娘…”萧衍的神色骤然剧变!

那种几乎是瞬间迸发的紧张、慌乱,以及深切的担忧,是苏晚从未见过的,

也更不该出现在她新婚夫君的脸上,尤其是在他们的洞房花烛夜。他甚至没有再看她一眼,

猛地转身,衣袂翻飞,大步流星地冲向房门!“王爷!不可!合卺酒还未饮,

礼未成…”管家惊慌失措的阻拦声在门外响起。“滚开!”萧衍的低斥冰冷骇人,

带着不容置疑的焦躁。苏晚下意识地站起身,

凤冠上的流珠因为她剧烈的动作而疯狂摇晃撞击,发出凌乱又刺耳的声响,

像是在为她此刻破碎的心情伴奏。她只来得及看到他一片玄色的衣角,如同暗夜的鹰隼,

急速消失在门廊的暗影之中。决绝,毫不犹豫,毫不留恋。门外,

心腹侍卫压低却依旧清晰无比的声音,乘着夜风,精准地灌入她的耳中:“…王爷,

沈姑娘心疾突发,太医说情形凶险,一直泣血念着王爷您的名字…”脚步声、嘈杂声,

迅速远去。最终,一切归于死寂。只剩满室孤零零燃烧的红烛,火光跳跃,

映照着她瞬间褪尽血色的脸庞,和身上那件华丽却无比讽刺的嫁衣。

喜娘和丫鬟们僵立在原地,大气不敢出,眼神躲闪,恨不得将自己缩进地缝里。

那身沉重的嫁衣,此刻成了冰冷而华丽的枷锁。喜床上那方洁白的元帕,白得刺眼,

无声地嘲笑着这场荒唐的婚礼。不知过了多久,仿佛一瞬,又仿佛一个世纪那般漫长。

一滴滚烫的水珠毫无预兆地砸在她冰凉的手背上,晕开一小片深红的湿痕。

她怔怔地看着那点湿痕。慢慢抬手,指尖触及脸颊。一片冰凉的濡湿。原来,还是会哭的。

第2章:京城笑柄靖王妃,是京城贵妇圈里心照不宣的最大笑话。王爷厌弃正妃,

独宠那位寄居在王府望月阁的表妹沈清月。这早已不是秘密,而是人尽皆知的谈资。

新婚夜弃她而去,仅仅是个开始,一个定下基调的荒谬序曲。三年光阴流水般逝去。

萧衍从未在她房中留宿过一夜。偶尔会来她的院中,也只不过是碍于皇家颜面,

做做表面文章。停留的时间从不会超过一盏茶,冷漠得像是在完成一项令人厌烦的任务。

他的目光永远疏离,客套得像是对待一个暂居府上的陌生宾客,而非他明媒正娶的妻子。

而他所有的温情、耐心,乃至失控的情绪,都只给了望月阁里那位弱不禁风的沈清月。

她会因他一句稍重的关怀而咳得梨花带雨,也会因他片刻的疏忽而娇嗔地拒不服药。于是,

王府上下时常能看到他们尊贵的王爷抛下一切公务、甚至正在进行的宴席,疾奔望月阁。

甚至曾在深夜策马出城,动用皇家禁卫,

只为搜寻她突然想吃的某种生于极寒之地的珍稀药材,闹得满城风雨,他却甘之如饴。

第3章:她也曾试过第一年,苏晚不是没有试过。她努力学着执掌中馈,

将王府庞大繁杂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,试图以她的能干赢得他的认可。

她捧着精心整理的账本送去书房,他只从公文上抬起眼,淡淡扫过,

丢下一句:“这些琐事交由下人即可。”目光未曾在那凝聚她心血的本子上停留片刻。

她亲手熬制了滋补的羹汤,在秋风渐起的书房外守了几个时辰,指尖被烫出微红的痕迹。

他终于出来,看到食盒,眉头几不可查地微蹙:“不必做这些,府中不缺厨子。

”那碗汤最终彻底凉透,被悄无声息地倒掉。他生辰时,她偷偷绣了数月香囊,

选了最好的丝线,香料是她寻了古方亲手调配的,指尖被细针扎破无数次。他接过,

只看了一眼,语气平淡无波:“针线粗糙,以后不必费心。”后来某次宫宴,

她见沈清月腰间戴着一个绣工明显更差、线头甚至有些凌乱的荷包。他却日日佩戴,

不曾离身,甚至有时会下意识地摩挲,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温柔。那一刻,

她心中有什么东西,清脆地碎裂了。第4章:那支百年紫参她也曾,

在沈清月又一次“病重”,咳得仿佛要呕出心来,

而萧衍欲将太后赏赐给她调理旧疾的百年紫参送去望月阁时,鼓起残存的最后一丝勇气,

拦在了他面前。“王爷,”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,

“那是母后赏给臣妾…调理旧疾的,太医说药性极烈,于沈姑娘的虚寒之症恐…恐不合宜?

”他当时看她的眼神,她至今记忆犹新。冰冷,不耐,淬着深深的厌弃。“清月性命垂危,

你竟还在计较一支参?”他语气寒彻刺骨,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在她心上,“苏晚,

你的心肠何时变得如此冷硬自私?”她怔在原地,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瞬间冻结,

四肢百骸透出寒意。那支象征着太后关爱、或许真能缓解她冬日咳疾的紫参,

最终还是被毫不停留地送去了望月阁。据下人窃窃私语传回,沈姑娘嫌参汤苦涩,

王爷耐着性子,亲自哄了整整一个下午,才勉强喂进小半碗。从那以后,苏晚不再做了。

第5章:心死如灰不再试图讨好。不再怀抱任何期盼。

她学会了一个人对着满桌佳肴默默用膳。一个人在被衾冰凉的锦榻上独自入睡。

一个人守着偌大的院落,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上云卷云舒。眼泪早已流干。

最初那股尖锐的疼痛逐渐变得麻木,最终,心口那片荒芜之地坚硬如铁。

她成了这富丽堂皇的靖王府里最安静、最本分的摆设。透明,无声,仿佛一抹淡淡的影子。

偶尔听到下人们窃语,他又为沈清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荒唐事——一掷千金求购西域灵药,

或是为了她一句不喜而杖责了多年的老仆——她也只是捻过腕间冰凉的佛珠,

继续垂眸看着手中的书卷,唇角勾起一丝极淡、极冷的笑意。哀莫大于心死。她只是,

彻底地,不再等了。第6章:风波起第四年秋。一个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死水,

在王府乃至整个京城掀起滔天巨澜——沈清月和离了。

是被那位江南富商夫婿休弃(对外勉强宣称是和离),一路哭哭啼啼,送回了京城母家。

消息传回王府时,萧衍正在书房与幕僚议事。据守在门外的小厮后来说,房内先是一片死寂,

落针可闻。随即传来砚台被狠狠掼在地上、砸得粉碎的巨响!紧闭的房门被猛力拉开。

萧衍脸色铁青,眼底却翻涌着骇人的、几乎能灼伤人的炽热光芒。他一言不发,

粗暴地推开阻拦的众人,直冲马厩!“备马!去沈府!

”他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象征王爷身份的朝服,策马狂奔而去,留下身后一片惊惶与混乱。

一整日,直至夜幕完全降临,他未曾归来。第7章:不眠夜直至深夜,

急促的马蹄声才踏破王府门口的寂静夜色,嘚嘚而归。他归来后,

未曾踏入后院任何一处院落,而是径直将自己关进了外书房。书房的烛火,亮了一夜。

昏黄的光晕映照在窗纸上,投射出他躁动不安、来回踱步的身影。

也映照着王府无数双在暗处窥探、各怀心思的眼睛。与之相对的,望月阁那边,

似乎也同样一夜未眠。隐隐有压抑的咳嗽声、低低的啜泣声,伴随着丫鬟细碎的劝慰声传来,

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。而苏晚所居的院落,却静得出奇,

仿佛与外界所有的纷扰彻底隔绝。只有窗棂透出的一盏孤灯,沉默地亮至天明。

第8章:休书翌日清晨。苏晚刚起身,正对镜梳妆。铜镜里映出的脸,平静无波,

三年寂寥时光,早已磨去了少女的稚嫩与鲜活,褪尽了所有不该有的情绪。

大丫鬟玉漱手脚麻利地伺候着,眼神却透着一股藏不住的不安,频频望向门口。

“王妃…”她终于忍不住,压低声音,带着哭腔,“王爷…王爷往咱们院里来了,

脸色很不好看…”苏晚执着螺黛的手微微一顿,随即又稳稳落下,细细描摹眉形。

“来了便来了,慌什么。”是该来了。这场闹剧,终须一个了结。话音未落。

房门“哐当”一声,被毫不客气地、甚至带着怒火地猛然推开!

萧衍高大挺拔的身影堵在门口,一身墨色常服,更衬得面容冷峻阴沉。他眼底布满了血丝,

显是彻夜未眠,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,像是终于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,

迫不及待地要来宣布。他甚至没看清屋内情形,便带着一身寒气大步踏入。“啪”的一声!

将一纸墨迹簇新的文书,重重拍在桌上!“苏晚,”他的声音冷硬,不容置疑,

带着施舍般的傲慢,“你我夫妻情分已尽。”“今日,你自请下堂吧。”他竟还想着,

要施舍她这最后一点可怜的、自找的体面。第9章:和离书苏晚缓缓放下手中的螺黛。

转过身,目光平静地掠过他那张写满薄情与迫不及待的脸庞,

最终落在那份力透纸背、字字决绝的休书上。她静静看了几息。忽然,极轻极浅地笑了一下。

那笑声很轻,落在萧衍耳中却格外刺耳,让他骤然蹙眉,心中涌起一股被冒犯的强烈不悦。

“王爷,”她起身,从容走到一旁的梳妆台前,打开一个抽屉,取出一个素色信封,

姿态优雅地递到他面前。唇角甚至噙着一丝若有似无、让他看不懂的淡淡笑意。

“何必如此麻烦。和离书,妾身已为您备好了。”萧衍猛地一怔!难以置信地看向她,

又看向那封信。第10章:撕碎的愤怒他的脸色迅速阴沉下去,一把夺过那信封,